2.1 化學反應與能量:
人體的活動需要能量供應,其他所有生物亦復如此。人們即便在睡眠中, 仍要消耗能量以維持心臟的搏動以及呼吸運動等,這些能量,係來自所攝 入的食物。至於被食的動物或植物,其能量則直接或間接的來自太陽輻射 能。太陽能如何由植物將之轉變為儲於食物中的化學能?細胞又如何將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?凡此皆與細胞的兩大主要機能: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有關。生物界中,凡是能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者,稱為自營生物(autotroph)。不能自行合成有機物必須直接或間接以有機物為食者,稱為異營生物
(heterotroph)。
5
任何物質都或多或少含有能量,當一種物質經由化學反應變為另一種物 質時,通常也隨之而發生能量的變化。依照能量的改變狀況,可將細胞內 的化學變化分為兩類:放能反應與吸能反應。
放能反應(exergonic)是在反應過程中,由高能量物質轉變為低能量物質,此時有能量釋放出來。放能反應通常屬於氧化作用,即反應物與氧化合, 亦即物質被除去氫原子或電子者。例如:生物細胞的呼吸作用為放能反應。
吸能反應(endergonic)則恰好相反,是低能量物質在反應過程中加入能量,轉變為高能量物質。吸能反應常為還原作用,即反應物中的氧原子被除去, 亦即加入氫原子或電子。例如:生物細胞的光合作用為吸能反應。
C6H12O6 十 6O2 → 6C02 十 6H2O 十能量 (放能反應) 6C O 2+6H2O 十能量→ C6H12O6 十 6O2 (吸能反應)
生物體內,放能反應提供吸能反應所需之能量,為連繫此等反應,生物 發展出一反應過程是謂能量聯結(偶聯機轉;energy coupling)。
放能反應釋出能量
↓
一部份能量為能量轉移(聯結)化合物所捕取
↓
能量轉移化合物將所捕取之能量贈予吸能反應
6
2.2 代謝
生物體內,透過千萬種不同的化學反應而互換能量,所有這些化學反應, 合稱代謝(metabolism)。某些化學反應,可以依序將之一步步串連起來,此一系列的反應,稱為反應途徑(pathway)。每一途徑可能包含十多個或更多連續的反應步驟。
許多生物的反應途徑常有一致性,例如植物細胞都會消耗能量以製造細 胞壁,但動物細胞內則無此反應。又如動物的紅血球能合成血紅素,但動 物體的其他細胞則不會產生血紅素。由此可知,細胞或生物間的差異,不 僅表現於形態方面,也涉及生化方面。值得驚奇的是許多差異很大的生物, 他們有些代謝情形卻十分相似,例如人、水母、榕樹及蕈等,他們的某些 反應途徑如:呼吸作用、糖分解等許多代謝途徑十分相似,而且幾乎在所 有的生物皆一樣。
細胞內的代謝反應中,有的是消耗能量以合成各種各樣的分子,這些涉及合成物質的化學反應,稱為合成代謝(anabolism),亦稱同化作用。細胞亦常分解物質以取得能量,這類反應稱為分解代謝(catabolism),亦稱異化作用。
分解代謝的目的有二:
(1) 釋出能量供合成代謝或其他活動所需。
(2) 供應合成代謝所需的原料。
生物不但可以進行眾多的化學反應,而且大部分的反應都在小小的細胞 內進行。許多不同的反應可以在細胞內分別同時進行前互不干擾。這是由 於細胞質的結構高度專化,含有粒線體、內質網及其他許多由膜構成的胞 器,將細胞質分隔為許多不同的部位,這種情形猶如隔成許多工作間,不 同的化學反應,乃停在不同的工作間中進行。至於細胞內這些複雜的化學 工作如何得以完成,則需要靠酵素(酶)之催化作用。